实验中心先进教学成果建设情况(2019-2023年)
序号 | 成果名称 | 级别 | 团队成员 | 获得年份 | 证书编号 | 应用情况 |
1 | 植物学 |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曹建国,王全喜,于晶,戴锡玲,尤庆敏 | 2023 | 2023240529 | 项目式教学,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施过程性评价。课程主持人多次在各类高校分享课程建设经验。 |
2 | 无机化学 | 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 | 吴惠霞 | 2023 | | 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强化过程考核,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扎实的无机化学基础已使化学师范生在各级教学基本功竞赛中屡获佳绩。 |
3 | 专业英语(化学教育) | 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 | 应叶 | 2022 | | 以融合知识与技能,培养国际视野为教学思想,致力于提升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沟通技巧。学生们在毕业后无论是在教学还是科研领域,都展现出了卓越的专业竞争力和创新精神。 |
4 | 有机化学 | 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 | 陈雯雯 | 2023 | | 通过重构进阶模块化教学内容,构筑“四化多元双反馈”考核评价体系方面等开展课程教学创新改革,探索形成了面向创新型高素质化学人才培养的“融合进阶式”教学新路径。获评2023年上海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2022年市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5 | 物理化学 | 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 | 贾能勤 | 2021 | | 牢牢把握“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育教学理念,挖掘思政元素,将价值导向与知识导向相融合,自主开发的《蕴含课程思政理念的物理化学》已在中国大学MOOC(慕课)平台正式上线开课4次,课程案例被新华网转载。 |
6 | 科学教学论 | 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 | 张葳,陈建波 | 2021 | | 中国大学MOOC平台开课,在线报名听课人数超万人, |
7 | 植物学 | 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 | 曹建国,王全喜,于晶,戴锡玲,尤庆敏 | 2021 | | 实施项目式教学,改革评价方案,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生成性评价。学生评教等第为优。 |
8 | 科学教育STEM项目学习 | 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 | 吴畏,郭水良,陈勇,许丽丽,王秀英,张锦 | 2022 | | 上师大附属集团学校、其他省市部分高校和中小学校引用此课程开展师资培训;大学MOOC线上课程报名学习人数超万人。 |
9 | 植物分子生物学 | 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 | 戴绍军,崔丽杰、徐晓峰、徐晨曦、孙美红 | 2024 | |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重构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实验,学生评教等第为优。 |
10 | 化学史 | 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 | 杨红 | 2023 | | |
11 | 现代化学与人类文明 | 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 | 郎万中 | 2021 | | 面向全校非化学专业开设,旨在提升学生科技素养,开设已有10年,受益学生500余人。 |
12 | 综合实验2(化学) | 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 | 单树楠 | 2019 | | 为化学师范本科生开设了新的实验课,学生可以亲手操作各类大型实验仪器,了解最新学科前沿,成果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13 | 造就创新人才:师范生创造与批判思维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 | 市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高湘萍、蔡丹、陈宁、张明明、张葳、卢敏、魏威、李秀君、王荣、张露 | 2022 | | 借助学科优势,采取课堂师生讨论、研究生助教辅导、学生课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教学。课程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化学基本理论和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整理、分析以及科技论文写作的技能,加深专业认知、树立专业自信,提升创新意识以及自主学习和科研创新能力。 |
14 | 跨学科、国际化、前沿交叉的化学硕士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 刘国华、杨仕平、赵宝国、卞振锋、肖胜雄 | 2022 | | 跨学科、国际化、前沿交叉的化学硕士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的实施,拓宽了化学硕士研究生的国际学术视野,调动了研究生的科研热情,其中标志性的成果的辐射作用极大地调动了研究生在前沿交叉学科的争先创优的科研环境。 |
15 | “五维一体”化学类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探索与实践 | 上海师范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盛况、贾能勤、郎万中、应叶、张昉、卞振锋 | 2023 | | 获批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上海市工人先锋号、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等荣誉。出版国内首本化学化工类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获批6门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一流课程等,获评上海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等。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获挑战杯国赛金奖、“互联网+”市赛金奖。学生事迹被《人民日报》《学习强国》等报道。《教卫动态》、上海基层党建网等多次报道学院课程思政工作。 |
16 | 学科基地延伸在跨校区办学条件下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桥头堡”功能 | 上海师范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郎万中、张雷、吴建民、闫玺,张春雷、郭晓静、陈艳 | 2021 | | 利用高端学科平台实现本科生、研究生联动培养,克服跨校区办学的不足。 |
17 | 党建引领下“课程思政育人、科学研究育人、专业课程育人” 三位一体式教育教学的实践探索 | 上海师范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贾能勤,王秀英,肖海波,朱建,黄楚森,郎万中,卞振锋,张昉, 张蝶青,杨敏丽 | 2019 | | 探索构建了党建引领 “课程思政育人、科学研究育人、专业课程育人” 三位一体式教育教学育人新模式,在师资梯队建设、专业课程思政特色的课程体系、实验教学体系、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
18 | 基于STEM理念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 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吴畏、郭水良、陈勇、李慧、许丽丽、王秀英、赵渝 | 2019 | | 上师大附属集团学校、其他省市部分高校和中小学校引用此课程开展师资培训;大学MOOC线上课程报名学习人数超万人。 |
19 | 面向现代都市农业的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戴绍军、陈佳瀛、开国银、娄玉霞、孙美红、王红兵、秦智 | 2021 | |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培养方案,设计大二学生进入科研实验室进行创新成立培养的海燕计划并初步实施。 |
20 |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新时代都市园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戴绍军、曹建国、明凤、王红兵、陈佳瀛、张辉、娄玉霞、孙美红、汪冲、何国仁 | 2023 | | 优化园艺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设计并实施园艺专业本科生培养科研导师机制,以科研项目引导,学生组建科研小组开展项目研究。 |
21 | 依托人才优势,发挥科研平台作用,生命科学创新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曹建国、吴文娟、戴锡玲、周欣、俞芳 | 2021 | | 设计生科专业创新实验班本科生创新培养新模式,采用导师制加研究生协助,使每位学生参与完成一项科创项目。 |
22 | 培养卓越科学教师,智慧课堂教学生态系统的探索与实践 | 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张葳、胡兴昌、李新国、吴畏、陈军、赵渝 | 2021 | | 设计并实施智慧教学新模式,提升生物科学教师人才培养质量,开发线上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明显提高了教学质量。 |
23 | 综合实验Ⅱ(化学)课程改革实践探索 | 上海师范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单树楠、张雷、汪洁、闫玺 | 2021 | | |
24 | 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 基础课程组一等奖 | 陈雯雯 | 2023 | | |
25 | 上海师范院校教师智慧教学大赛 | 二等奖 | 陈雯雯 | 2021 | | |
26 | 长三角师范院校教师智慧教学大赛 | 三等奖 | 陈雯雯 | 2023 | | |
27 | 长三角师范院校教师智慧教学大赛 | 理工组三等奖 | 陈雯雯 | 2021 | | |